請用微信小程序<重慶新聞網(wǎng)分享圖制作工具>掃碼
請用微信掃一掃分享
陳魚樂|春探千載石潼關(guān)
2024-04-12 17:05:14 來源:中新網(wǎng)重慶

  4月6日,春暖花開,艷陽高照,與文友探尋千年石潼關(guān)之險,了夙來之愿。

  昔日閱志,見重慶石柱縣有“石潼關(guān)”記載,但不少人皆不知其何在,聽文友彭兄臺說在以前鳳凰公社石傘大隊,即今石柱縣大歇鎮(zhèn),并言石潼關(guān)由南宋建炎年間朝廷派來平亂的陜西扶風人馬定虎與湖北麻城人陳溫所立石砫安撫司之名,至今約千年歷史。然關(guān)址到底在何處,我心中茫然。

  再翻開《石柱縣志》,只見記載著:南宋建炎三年(1129),在南賓縣水車壩設(shè)立石砫安撫司,石砫之名始見于史。乾隆四十年(1775)王縈緒《石砫廳志》載:“萬壽山……山右石砫特出,高數(shù)十丈,廳境以此名也”;《大清一統(tǒng)志》載:“石砫以石潼關(guān)、砫蒲關(guān)而名”;1809年清嘉慶《四川通志·關(guān)隘》石砫直隸廳載:“石潼關(guān)在廳西北六十里石涼傘山,舊置關(guān),今廢”;清王槐齡《補輯石砫廳新志》地理志第一中的山水里載:“百四十里石涼傘山,又名石幢山,以形似張蓋名”;清宣統(tǒng)元年(1909)《石砫廳鄉(xiāng)土志》載:“今廳西北四十里石涼山下有石幢關(guān),柱蒲(關(guān))無考”;然石砫安撫司是“節(jié)制九溪十八峒”的軍事機構(gòu),以兩關(guān)之名,而名石砫也。有的史志也稱“砫蒲關(guān),為柱蒲關(guān),駐蒲關(guān)”,這里“柱、駐”是筆誤,或是其他原因?有待考證。《石砫縣志》(民國志部分)載:“石涼傘山,位于鳳凰鄉(xiāng)第五保境內(nèi),山頂有大圓石,森林茂密,其狀如傘,故名石涼傘山,古石潼關(guān)即在此山之下!

  《石砫縣志》載“節(jié)制九溪十八峒”:九溪:秀山縣的清溪、右溪、土溪、廟溪、哨溪、溶溪、酉陽縣的后溪、湖南花垣縣的疊溪及貴州松桃縣的滿溪;十八峒:秀山縣的上下宋龍峒、打妖峒、魯必潭峒、俊倍峒、地隆箐峒、上濟峒、南容峒、地寅峒、晚森峒、威平峒、容平峒,酉陽縣的息寧峒、巴息峒、酉酬峒、治酉峒,湖北來鳳縣的九靈峒,貴州松桃縣的九江峒和云羅峒。

  且石柱的“柱”原為此“砫”,到1959年,為便于百姓識別,才改為“石柱”。

  合上史志,一早出發(fā)。乘車近一小時,在向?qū)⒂裎鋷废,停車龍泉村花院組公路邊,一行人下車,徒步登山,沿國有林山間小路躬身前行,道旁杜鵑才啟葉芽,綠樹蔥蘢,環(huán)境優(yōu)美。兩刻鐘光景,來到大致南北走向的石涼傘山頂。頂全長約一公里,頂寬兩三米,兩邊若不是樹叢遮住,就見懸崖峭壁,令膽小者心悸,不敢左右顧望。一會兒只見一石頂有一自然半圓形水井,井口如小鍋蓋大,井深尺許。松針杉葉落入其間,使水變得墨綠。向?qū)еv,傳說這是張果老飲水之井。小時在此放牛,他渴了喝上此水,還與伙伴調(diào)皮捊干井水,就算天上不下雨,十天半月此井又自然水滿。為何這么一砣大石上會天然出泉,真讓人費解。繼續(xù)前行數(shù)十米,用腳拂開枯枝落葉,雙手抓住灌木枝,手腳并用,艱難地攀登之際,突然頭頂出現(xiàn)一道石門——寨門,南宋詩人王庭 “關(guān)門高鎖處,飛鳥不能過!钡脑娋浞路饘懙木褪沁@里。寨門高一米七八,門寬一米許,門墻厚約二十厘米,寨門、寨墻均系條石砌就,門上楹聯(lián)已模糊不清。寨門右邊下山是通向豐都縣、忠縣之山路,寨門左邊、后面是石砫土司轄地。由寨門向前直走米許,石傘山峰乃巨石高聳入云,壁上石門閂、石靴子圖樣映入眼簾。

  從靴子石右邊前移,走上糧倉石頂,上有多個鑿石圓孔,不知是從前旗桿孔,還是涼亭柱子孔?譚嗣同“河流大野猶嫌束,山入潼關(guān)不解平!钡匿P(guān)詩句一下子涌入心頭,雖然此潼關(guān)非彼潼關(guān)。路徑兩邊懸岸絕壁,明晃晃的,我們?nèi)迦烁S向?qū),雖已汗流浹背,仍緩緩向前,大膽的文友玉葵、興會、培江、何瓊還不時造型留影。

  向前向下續(xù)行五六米,就到石傘處。而前面是斷崖,約三五米高的峽槽,需借助繩索才能吊下去,如冒險下去,因是陡坡,不死即傷。此行探險到此結(jié)束,雖留下遺憾,卻也有了下次圓夢的機會。

  下山時還有兩處險路,膽小身矮的女性,如不借助高大同伴,下山頗艱難。聽說還要去觀一棵五六百年的古銀杏樹,和歐氏百年老宅院,雖有點餓了,但大家都興致沒減。廣文兄連連稱贊:“不虛此行!”

  沿途返回,在對面盤山公路上拍的“石潼關(guān)”遠景圖,也是收獲。遐觀石傘,它像是叢林中由傘蓋和傘柄組成的天然巨傘,又如一個碩大的蘑菇,更似一個胖嘟嘟頭戴大帽的石童,所以古人稱之“石潼”,莫非因勢相形也。

  今春探險采風,石潼關(guān)的寨門牢固、寨墻厚實,石傘山石傘天成,石井天然,雖然路途險絕,卻也游興盎然,大飽眼福。歸途中,大家還飽餐農(nóng)家洋芋飯,都建議村兩委會要抓緊時間著手保護和開發(fā)“石潼關(guān)”項目,使之成為鄉(xiāng)村振興和發(fā)展旅游的抓手,進一步提升石柱知名度。

  回城路上,我一直在想,古人為何將此險關(guān)取名“潼”,而不取“䃥”,是要借陜西“潼關(guān)”之名而提升石砫之名嗎,還是因馬定虎為陜西人以“潼”寓意陜?nèi)酥?用意何在?冀得專家之解?/p>

 

  作者簡介:陳魚樂,重慶石柱人,土家族。中華詩詞學(xué)會會員,重慶市作協(xié)、市評協(xié)、市書協(xié)會員,重慶市楹聯(lián)學(xué)會理事,石柱縣評協(xié)主席。作品散見報刊、網(wǎng)絡(luò),出版散文集兩部及土家族俗語集一部。

【編輯:李雪】